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行业新闻

厦门地铁5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最新消息传来!

发布时间: 2022-11-10 08:36

  最新消息!大家关心的厦门地铁有新进展啦!

  近日,厦门地铁官网发布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2028)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涉及地铁5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

  据环评公示,本期建设规划共4个项目,包含5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9号线二期,以及配套的车辆段、停车场、车站、主变电所等相关工程,总规模约88km。本规模为征求意见稿最终以国家批复内容为准。规划线路情况如下:

  5号线一期工程:5号线为东向出岛复合功能快线。5号线一期工程起于行政服务中心站,止于环城南路站,线路全长35km,全地下敷设。设站18座,其中换乘站9座,设欧厝车辆段一处和洪塘停车场一处。

  7号线一期工程:7号线为连接本岛与翔安的轨道线。7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曾厝垵站,止于高崎枢纽站,线路全长17km,全地下敷设,设站13座,其中换乘站7座,设高崎车辆基地一处(与9号线共享)。

  8号线一期工程:8号线为西向出岛复合功能快线。8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海沧体育中心站,止于万达广场站,线路全长18km,全地下敷设,设站10座,其中换乘站8座,设穆厝车辆段一处。

  9号线二期工程:9号线为北向出岛复合功能快线。9号线二期工程起于会展中心站,止于嘉庚体育馆站(不含),线路全长18km,全地下敷设,设站11座,其中换乘站6座,设高崎车辆基地一处(与7号线共享)。

  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对沿线区域声、振动、电磁、水等环境要素的影响。

  从环境因素的性质特征看,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多,涉及区域广,使其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环境和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呈宏观特性,可从规划规模、布局等源头上优化方案,控制对环境的影响;而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因方案确定、受影响的敏感点和环境具体明确,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可据此提出具体明确的环保措施。

  本次评价认为,《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厦门市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现,对优化城市布局结构、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及推动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实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规划实施过程中主要产生噪声、振动、生态和水环境等影响,在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优化调整建议及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后,规划实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从环境影响角度,《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是整体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