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0117-13-00-2025-024
- 备注/文号:厦交2025函字31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3-19
生态环境局:
《关于建议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第20255025号)收悉。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局始终把绿色交通作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民众美好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事项来推进。我局支持吴佳欣委员关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并认真做好办理答复工作。
二、措施与成效
我局持续通过建设高效便捷的密集路网系统、推广新能源车辆、倡导绿色出行等措施,推动交通领域低碳绿色发展,为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一)建设高效便捷的密集路网系统
持续推进完善路网体系,近年来先后完成厦门大桥“四改六”、集美大桥桥头等提升改造,建成厦门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滨海东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市形成“五桥两隧一堤”的跨岛交通格局,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191.4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我局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全过程,厦金大桥(厦门段)等重点项目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环保优先、资源高效利用、精细施工的原则,对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进行系统策划和实施,坚持扬尘污染管理制度、光污染管理制度、水土污染管理制度等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推行污水治理、建筑节能、清洁能源、垃圾处理等新技术应用,持续打造绿色交通基础设施。
(二)积极推广新能源车
实现新增公交、出租车、网约车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截止2025年2月底,全市在营公交车3540辆,现有纯电动公交车3104辆,纯电动率为87.68%;全市网约车共59498辆,其中纯电动网约车51660辆,纯电动率87%;全市巡游车共4874辆,其中纯电动巡游车4663辆,纯电动率96%。
(三)积极倡导绿色出行
围绕公交、地铁、BRT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持续强化公交与地铁衔接,深化智能系统应用,推出城际公交、网约公交、微循环公交等产品,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着力推动公交线路“六进”服务工作,以微循环线路的形式进入小区、园区、学校、医院、商圈、企业等,帮助接驳“最后一公里”公交线网薄弱区域,取得“一多四少”的工作成效,即客流多了、步行少了、拥堵少了、花费少了、碳排放少了。
(四)大力发展绿色货运
加快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开工建设远海码头铁路专用线,推动厦门港强化多式联运、提升运输效率,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出台《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扶持物流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使用绿色包装、使用新能源装卸设备、推进业务模式创新等物流绿色化发展措施,并评选绿色货运配送示范企业。厦门是16个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城市之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全域道路建设。推动完成厦金大桥厦门段(第三东通道)、国道324提升改造等一批路网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公路工程,加快构建“环湾放射”高快速路网骨架。
(二)持续推进新能源车替代。完善城市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物流园区等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企业投放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客运车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三)继续提升绿色出行水平。深化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性系统融合发展,探索绿色出行碳普惠机制,提高群众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积极性。
(四)继续优化运输结构。推进港铁多式联运,加快推进远海码头铁路专用线、厦安铁路建设,完善海沧海铁联运、多式联运枢纽场站设施。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创新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强末端配送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
领导署名:周丹蓉
联 系 人:刘臻
联系电话:2852869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3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