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17-52-00-2021-060
    • 备注/文号:厦交综运〔2021〕32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1-08-02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加强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1-08-02 10:06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

    印发厦门市加强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

    出行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建设与交通局、各区农业农村局,市运输中心、市交通执法支队,公交集团、海沧交服公司: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通村公交出行服务供给,保障重点时段农村群众出行需求,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交办运函〔2021934号)和《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强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交运〔20211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了厦门市加强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按照各自职责抓好落实。

    各区交通运输部门要会同区农业农村部门及时细化制定本区实施方案或配套政策,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分别于2021年8月5日和12月5日前将实施方案(或配套政策)、工作开展情况报市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林弘博,联系电话:2660728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29    

     

     

     

     

     

     

     

     

     

     

     

    厦门市加强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出行

    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交办运函〔2021〕934号)和《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强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交运〔2021〕1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以适应和满足农村地区,尤其是农忙时节、农民工集中返乡返岗等重点时段群众出行需求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协调推进、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在巩固现有村村通公交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供需匹配、组织灵活、模式多样、服务适宜的农村地区公交出行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水平,持续增强农村公交服务吸引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运输服务保障。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农忙时节出行服务保障

    各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当地政府指导下,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总体布局、种植结构和生产经营模式,分析春耕秋收等农忙时节农村群众出行特点,向镇、村详细了解出行需求,提前制定保障方案,加强农村公交出行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适配性,指导督促所在区公交企业做好农村公交运营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农忙时节农村群众出行安全有序。

    1.摸排掌握群体性出行需求。对农业生产集中用工、集中运输需求较大的区域,在农忙出行重点保障时段,要以区或镇街为单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通过进一步提升公交集团服务热线(968828)服务力度、组织村委会或重点种植业户报送等方式,畅通渠道,动态、精准掌握群体性用工及出行需求。

    2.提前制定运输保障方案。掌握农村群众出行需求后,各区交通运输部门要指导公交企业制定运输保障方案,总结借鉴往年工作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细化工作措施,提前做好驾驶员、车辆准备,并完善应急运输预案,确保农村群众出行便利。

    3.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各区交通运输部门要指导督促所在区公交企业严格落实运输保障方案,确保服务计划执行到位。通过对既有的通村公交线路通过增加班次、延长运营服务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停靠站等方式,最大程度满足农村群众群体性、潮汐性出行需求。具备条件的辖区,可指导公交企业依法开展团体出行运营服务,满足农忙、节假日、赶集日的农村群众集中出行需求。

    (二)做好农民工返乡返岗出行服务保障

    各区交通运输部门、市运输中心要会同有关部门推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返岗“点对点”服务保障机制及有关做法,做好春运等重点时段农民工返乡返岗服务保障。一是要组织当地公交企业、旅游客运企业通过定制公交、包车等形式,引导时间段相近、目的地相近的农民工集体出行,保障农民工返乡返岗运输安全有序。二是市运输中心、公交集团要做好与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服务衔接。要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建立信息联络沟通机制等方式加强与火车站、机场的对接,根据客流情况及列车、航班时刻表及时调整公交接驳时间和班次,并统筹运用出租车、网约车等资源丰富出行保障方式,做好与铁路、民航班次的衔接,畅通农村、城市两端“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三)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1.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市交通执法支队要扩大执法覆盖范围,围绕火车站、机场、通村公交线路沿线场站等重点区域,针对农村群众出工收工、农民工返乡返岗集中抵离时间段,强化执法力量投入,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大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2.加强重点时段督促指导。各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当地政府指导下,积极协调各镇、街和公安交警部门在重点时段加强通村公交线路沿线场站交通秩序管控工作,并将重点时段通村公交服务保障情况纳入安全生产检查范围,加强工作督促指导,推动完善道路安全设施、改善交通秩序。

    3.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各区交通运输部门要指导督促辖区公交企业针对农村地区通行条件、天气条件等实际,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防御性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加强车辆技术状况维护,保障车辆安全。

    4.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各区交通运输部门要结合重点时段农村群众出行规律,加强客流监测和趋势研判分析,针对客流激增、恶劣天气、夜间集中抵达等情形,指导督促当地公交企业科学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储备运力、物资、装备,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应急响应、指挥调度体系,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要强化重点时段的值班值守,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妥善应对、高效处置。

    5.引导农村群众选乘合规交通工具。各区交通运输部门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引导农村群众提升安全出行意识,自觉选择合规交通运输工具出行,拒绝乘坐非法营运车辆。要督促辖区公交企业及时公布重点时段通村公交服务的开通时间、班次安排等信息,方便农村群众获取相关客运服务信息。

    (四)持续加大通村公交发展扶持力度

    各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人民政府支持,加大对重点时段客运组织工作的支持力度,强化资金、政策扶持,切实保障农村公交运营服务。要进一步创新通村公交可持续运营模式,支持公交企业统筹各类农村运输资源,探索“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在保障农村群众乘车需求和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我市农村公交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让通村公交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农民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保障农村地区群众出行工作的重要意义,各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实化推进举措,加强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扎实做好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出行服务保障。

    (二)健全工作机制。各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沟通配合,加快建立健全联合会商、密切协作、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农村地区重点时段群众出行遇到的突出问题,合力提升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水平。

    (三)强化督促指导。各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要把保障农村地区重点时段出行作为增强广大农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内容推动,争取将重点时段农村群众出行保障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绩效考核内容,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将强工作督促指导,采取明查暗访、重点抽查等方式,压紧压实各部门责任,确保重点时段农村群众“行有所乘”。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