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交通运输局2021年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2021年市交通运输局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为主线,健全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持续优化行业营商环境,加快提升综合执法水平,依法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纵深推进交通运输法治 政府部门建设
1.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执行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计划,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重点,通过举办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形式,广泛学习、宣传、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引导全行业党员干部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指导破解法治交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2.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及时研究部署解决法治交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把法治素质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
二、继续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夯实法治交通建设基础
3.加强交通运输立法工作。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进程,做好立法调研,推进《厦门市大型桥梁隧道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对行业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条例》的宣传、培训、实施情况,以及难点热点研究论证,全力推动新法规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首违不罚”制度,出台相关实施办法和清单。继续探索信用交通建设,加强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分类、管理和应用,明确红黑名单认定标准和信用异议修复流程,建立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4.健全行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职责明晰、衔接紧密、 协作有序、运转顺畅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运转机制,着 力强化综合执法、执法协作配套制度建设,完善行业管理体 制机制。
5.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重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依法依规执行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备案等程序。健全备案审查和清理机制,行政规范性文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送备案,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行业营商环境
6.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合法合规性审查全覆盖机制,切实履行好意见征集、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研究等程序。拓展社会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渠道,对涉及特定利益群体的,认真听取行业企业、协会的意见。发挥好法律顾问的作用,提高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合同、复议诉讼案件中审查审核的参与度。
7.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行政服务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做好“一件事套餐”配置工作。扎实做好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两库一单”,强化“双随机”联合检查机制,着力打造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行业市场环境。
四、加强协作联动,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8.建立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完善联合治超执法机制,积极探索治超立法立规、非现场执法、信用监管等综合监督手段,严格落实交通公安联合治超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巩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成效,推动全面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9.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扎实开展专题教育,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实施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通过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学习、法治培训和案卷评查工作,推进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加强执法队伍岗位训练,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促进执法人员能力素质的提升。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强化基层调查研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推行执法人员绩效考评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
五、强化制约监督,着力加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行使
10.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纪检监 察、审计、司法等监督,认真做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 的办理工作。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 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和旁听庭审制度,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
11.注重加强内部监督。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注重运用调解和解方式办理案件。加强个案监督,深入推进以案释法。畅通申诉与监督渠道,深入贯彻《信访条例》,不断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等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渠道。
12.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积极运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 解决交通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的民事纠纷。与司法机关共同构建行政纠纷联动预防化解体系,进一步深化与思明区人民法院的合作。积极推进信访诉求法定途径解决,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置行业改革、新老业态等领域的矛盾风险,营造和谐稳定的行业环境。
六、加强法治思维培树,扎实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和法治 队伍建设
13.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党组(党委)中心 组集体学法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严格执行“谁执法谁普 法”责任制,加强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以及新修订行业法律法规规章的普法宣传。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温度”。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普法任务,积极推行柔性执法,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打造交通普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