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政通APP
2008年8月31日,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以下简称BRT系统)正式通车运行。1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交通局和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BRT系统取得“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十佳优质服务线路”、“推动中国快速公交发展先进集体\先进城市”等国家、省市级荣誉,成为厦门市的一张名片。
十年来,BRT作为跨岛发展的纽带,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交通结构、通行效率,成为许多厦门人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开通运营市民出行更便利
2006年,厦门市政府决定建设厦门快速公交系统,以缓解交通堵塞。2007年9月25日,BRT一期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0万人参建,项目覆盖思明、湖里、集美和同安四个行政区域,仅仅用了11个月,厦门BRT顺利建成。
2008年8月31日,BRT通车典礼活动举行,同日BRT1号线、2号线、3号线正式通车运营。BRT的成功开通运营促进了岛内外一体化,拉近了岛内外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2010年6月22日,快2线通车仪式在快速公交西柯枢纽站隆重举行,快2线延伸到同安枢纽站,岛内与同安区市民朋友的出行更加便利。
2011年11月12日,BRT厦门北站正式开通。快1线终点站延伸至厦门北站,连接起岛内与动车枢纽站之间的快速公交通道,满足了动车乘客的出行要求,同时也方便了周围的居民。
2015年到2016年,BRT快5、快6、快7线先后开通运营,BRT运营线网进一步拓展延伸,更加方便岛内外乘客出行。
提升运营效率缩短城市距离
BRT系统把岛内经济发达区域与岛外集美、同安各老城区、工业集中区、厦门北站及环东海域紧密地连接起来,网线总长由开通之初的44.6公里延长到59.9公里,落实了市政府岛内外一体化发展目标。
6条快线总线长164.9公里,全线采用独立路权的封闭车道,不受地面信号灯影响,整个线网仅设有一个红绿灯控路口。凭借独立路权、不受地面红绿灯影响等优势,BRT系统运行效率显著提高,班次准点率几近100%,大幅提升了公共交通高效、准点的乘车体验。
大容量输运缓解干线客流
BRT系统全线投用车辆245台,日均发车2700班,高峰期1分钟内超过1班,平峰期3-5分钟1班,日均行驶里程7万公里。
运行10年来,BRT系统依托新技术、新载体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公交出行服务,大幅提升了公交服务品质,日均客运量由开通之初的2.5万人次增长至30万人次(最高日39.95万人次),以全市6%的公交运力承担了15%运量,充分体现了BRT大容量、绿色、可靠等特点。至今年底,总客流将近10亿人次。
未来可期:厦门BRT系统计划将新增快8线、高崎机场及同安两个枢纽站
BRT高崎机场站
BRT高崎机场枢纽站位于枋钟路和环岛干道交叉口西侧,占地面积243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961平方米,地上两层,局部三层,地下一层,集社会停车、BRT场站及配套服务用房于一体。BRT高崎机场枢纽站旁边就是T4航站楼,紧挨着公交场站,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交通枢纽。
BRT高崎机场枢纽站启用的同时,BRT将再开一条新线路——快8线,此线路为交通高峰期运营的线路,从高崎机场到第一码头。
BRT同安枢纽站(一期工程)
BRT同安枢纽站(一期工程)位于同安区环城西路与凤岗路交叉口东北角,总用地面积173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164平方米,包括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投用后可提升同安城区交通保障水平,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缓解周边停车压力,并完善快速公交系统,提升BRT的日常运营及管理。(公交集团、轨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