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行业新闻

到2035年全市共规划299处!我市公交场站这样布局!

发布时间: 2021-12-17 10:20

  12月16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厦门市城市公交场站专项规划。

  会上,中国交通报、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厦门晚报等媒体的记者,围绕今后厦门的公交场站规划布局提出了相关问题。

  市交通运输党工委委员,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国岩,市交通运输局综合发展处处长周丹蓉、市交通局运输中心副主任孙作佳、厦门公交集团经营管理部经理张清辉等对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今年9月《厦门市城市公交场站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复同意,全市到2035年共规划299处公交场站,其中停保场34处、首末站265处。

  厦门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绿色出行创建城市。就目前来说,厦门公交场站存在总体规模略有不足、岛外配套建设滞后、临时租借用地比例偏高、场站综合开发不足等问题。

  近期将优先补齐短板 推动建设公交场站67处公交场站

    近期建设重点目标是解决进出岛公交换乘不够便捷、轨道枢纽公交接驳条件不足、成熟片区公交场站存在短板等问题,以及配套重点区域建设发展。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推动建设公交场站67处,结合交通枢纽和岛外新城、各类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厦门高铁北站、东渡邮轮母港、软件园三期、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等配套的一批公交场站。同时结合轨道交通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一批公交场站,优化全市公交场站布局,加强常规公交与火车站、客运码头、地铁等接驳,提升岛外新城和重点片区的公交服务水平。

  岛外场站以规划新增为主服务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

  厦门现有150处公交场站,总用地面积约78公顷,车均面积略低于国家要求的150平方米,但临时租借用地面积占比约45%,存在场站稳定性差、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企业场地租金负担重等问题,影响公交企业发展。公交场站岛内70处,岛外80处,岛外密度远低于岛内,岛外有较大的发展需求。

  《规划》提出未来公交场站规模增长主要在岛外,2035年岛外场站用地面积规模比现状增加158%,岛内仅比现状增加33%。岛外公交场站以规划新增为主,补短板,强配套,服务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岛内公交场站以优化提升为主,结合城市更新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战略部署。  

  知识点:什么是停保场和首末站

  公交停保场主要为公交车辆维修保养服务,整体采用“高保集中,低保分散,分区满足”的布局模式,岛内及岛外四个区各建成1处二级停保场,共5处,一级停保场采用“总体平衡、就近进场、分区协调”的分散原则进行布局,共29处。

  公交首末站主要为线路组织和乘客服务,按其重要程度分为枢纽型首末站、一般首末站两种。枢纽型首末站要求综合多种功能,一般首末站可以结合其他用地配建,呈分散式布局。枢纽型首末站规划50处,一般首末站根据需求进行布局,主要结合城市更新、新城建设布局215处。